2023年国内国外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以及国际竞争加剧,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国际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经济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复杂困难的经营环境,公司坚持战略引领和创新赋能,进一步深化全球战略布局,坚定投入研发创新,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扎实推进智能制造提质增效;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保持发展韧性。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1亿元,同比下降11.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减少36.55%。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60.11亿元,同比增长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5.22亿元,同比增长6.12%。
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通过战略性投建泰国基地,完善全球交付布局。报告期内,泰国基地的海外供应链的能力持续提升,产能稳定上升,较好地满足了海外交付需求,并且也成为公司开展国际业务交流的重要窗口。进一步优化研发中心布局,形成厦门、漳州、深圳、西安四大研发中心,研发与销售、制造、供应链紧密结合,较好地发挥了业务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美国、日本、德国等海外子公司的管理能力,提高本地化服务水平。报告期内,全球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助力海外市场深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内循环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紧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的趋势,继续加大市场推广和产品创新力度。立达信品牌2B业务全力深耕教育细分领域,依托其近年来的物联网技术积累,积极从教育照明向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管理平台延伸产品和服务。报告期内,通过冠名教育装备展,组织行业专家论坛等,宣传推广立达信品牌在教育领域全新升级的产品和服务。立达信品牌2C业务全新升级品牌VI,进一步探索居家光环境的更多可能性,将教育照明领域专有技术应用至家庭场景,打造全场景居家健康光配方,全新推出了护眼系列产品。同时,通过异业合作、生态合作等方式,不断丰富品牌推广渠道。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布局、拓宽渠道,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获取了品牌长期价值的增长动能。同时,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业务。2023年自主品牌业务收入达9.77亿元,同比增长24.7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升至14.91%。
公司建立了“中央研究院”、技术平台和应用开发的三级研发创新体系。其中,“中央研究院”主要聚焦公司的前瞻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以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需求作为核心研发目标,服务于公司战略需求。技术平台主要以公司未来1-2年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平台化技术研发,包括材料、结构、光学、软件、射频等多个子平台。应用开发主要聚焦客户定制化和细分市场需求而开展产品研发,通过对客户具体需求的深入了解,并在技术平台研发形成的成果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报告期内,“中央研究院”围绕行业大模型、工业机器人技术、视频/图像技术、物联传感技术、音频/语音技术等基础技术不断探索,持续夯实技术底座,灵活赋能“智慧教育”、“智慧生活”、“智慧园区”三大场景方案,以多种产品形态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创新是立达信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优化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鼓励产品研发创新及知识产权的保护。2023年,公司共新增授权知识产权395项,其中专利317项,商标41项,软件著作权37项。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已获授权知识产权4,668项,其中专利3,924项,商标651项,软件著作权93项。在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121件,占比接近40%,覆盖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照明、家电、控制与安防等多个领域;彰显出公司的技术能力与创新实力。
公司秉持精益思维,强调资源精准投入,持续打造“标准化、流程化、平台化、数字化”运营体系。报告期内,持续完善平台型组织设计,以战略、组织、预算、流程等关键抓手,持续加强前-中-后台运营高效联动,助推公司运营效率提升。2023年持续推行“战略业务单元(SBU)+平台”组织模式,“SBU主战、平台主建”各有分工和侧重。通过“分权、放权”强化SBU客户导向,强化经营意识,通过不断完善“责-权-利对等”的经营机制,推动内部高效协同,助力商业成功。
报告期内,公司推动全面数字化变革,持续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DOP)建设,旨在实现全价值链数据运营与平台化运作,提升数字时代的企业竞争力。目前公司已启动多个变革项目,不断完善销售管理、研发管理、制造、供应链等各领域数字化建设,密切配合SAP项目与各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化转型。
尽管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短期挫折不改长期向好的趋势。公司进一步明确业务策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强化产业链整合的优势。成功在久不在速,立志欲坚不欲锐,公司将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再争高峰。
公司现有业务可分为照明业务和物联网(IoT)业务两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以照明业务收入为主,因此公司所处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照明行业按照应用领域分类为通用照明领域和特殊照明领域。通用照明包括家居、商店、办公、酒店、市政设施、工业、景观等常见的场景;公司的照明业务主要涵盖范围是通用照明领域。
就通用照明而言,上业主要涉及LED芯片、电子元器件、五金以及包装材料等原材料提供商。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家庭住宅、学校、商业办公楼、道路、工厂以及其他特殊场景应用等。照明产品从表现形式看,产品具有差异化和定制化的趋势;从行业发展看,LED照明行业将围绕着健康、智能和循环经济等核心内涵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健康照明从概念逐渐丰富其内涵,相关部门编制了多部健康照明的标准,为健康照明的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照明与控制、通信、光伏等技术深度融合,向系统化、智能化发展;照明产品已经不仅是光源、灯具本身,还集成了电气和控制装置,成为融合控制、通信等多种技术的照明系统。这些都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LED照明行业的主要经营环节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目前,行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OEM、ODM、OBM等。OEM模式(OriginaEquipment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模式),即LED照明生产商完全按照客户的设计和功能品质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客户利用自身品牌和销售渠道进行产品销售。ODM模式(OriginaDesignManufacturer,自主设计制造商模式),即LED照明生产商主要完成产品开发,并根据客户订单进行产品生产,客户利用自身品牌和销售渠道进行产品销售。在ODM模式中,一部分客户会向制造厂商提供具体的产品规格、性能要求,由LED照明生产企业完成具体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环节;也有部分LED照明生产厂商会利用自身市场调研能力,紧跟市场动向提出自身的产品创新设计,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方案向客户推介。OBM模式(OriginaBrandManufacturer,自主品牌制造商模式),即LED照明生产商自主设计、开发产品,并以自主品牌进行销售。
据照明行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照明行业出口总额约563亿美元,同比下降7%,整体态势承压下行。其中,LED光源产品出口额约51亿美元,同比下降10%。另一方面,灯具的出口比例进一步提升,灯具类产品出口额约424亿美元,同比下降5%,占我国照明行业出口总额75%。(注1)尽管受外贸环境的整体影响,叠加供应链调整加速等不利因素干扰,2023年我国照明行业仍保持了较大的出口规模,凸显了我国在全球照明产业的重要地位,产业链的优势较为明显。从行业2023年的出口数据来看,电光源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LED电光源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新兴市场成为出口市场新蓝海。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照明行业将逐步从分散到集中,在这个过程中,大厂拥有规模优势、创新能力以及供应链优势,仍然存在结构性市场机会。
近年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智能照明、健康照明以及结合特定场景的照明应用等细分领域发展迅速,部分应用场景有较大的潜力,呈现出不少市场新亮点。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变,对家居生活的品质化、舒适化、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系统化+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与家居环境适配的同时,智能(AI)、物联网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更快的反馈,产品间也可以实现互联互通,让用户享有更智能更舒适的家居生活,迎合了当下用户对于理想生活的期待。在场景化解决方案中,照明产品已经发展成为智能硬件端口,光环境已经成为家居环境中最便于体验的场景化方案之一。除了家居场景,照明产品与电气装置和控制装置的融合,为照明的调光、调色、各种变化奠定了基础,在工程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健康化、智能化将成为照明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跨界整合的硬件产品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将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传感器、RFID及芯片等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为了实现“物物相联”功能,物联网通常涵盖的层级架构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具体情况如下:
感知层能够感知识别物体或环境状态,并且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捕获。相关信息经由网关等转化为能够识别的信息后传达到网络层,并由网络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精准、可靠地传输。平台层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服务,实现数据处理和挖掘、连接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应用层则主要包括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系统集成应用等内容,形成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物联网在众多不同领域的运用。
目前,在芯片、智能识别、传感器、边缘计算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快速迭代演进和部分行业寻求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物联网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陆续取得新的突破,“物联网+行业应用”的模式在很多领域逐渐发展起来,主要热门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
公司以智能照明为切入点进入物联网领域,专注于智慧生活和智慧管理细分领域。自2016年起,公司在云平台、无线模组、人工智能算法以及智能硬件开发与制造等环节持续进行深度布局。物联网(IoT)智能硬件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公司通过自有品牌推动智慧生活和智慧管理领域产品、服务和生态的建设,推动自主开发的Arnoo(主要面向智慧生活)和IMP(主要面向智慧管理)两大方案平台在细分领域的应用,通过打造高效并便捷体验的智能云平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物联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智能产品和服务创造更高客户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全球物联网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知名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测算,到202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更是有望接近1.55万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全球范围内对物联网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物联网产业链包括硬件设备制造商、传感器供应商、通信网络服务商、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专业化和分工使得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了物联网技术
在“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了加快推进物联网在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能源物联网建设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此外,国家还发布了多项政策和规划,旨在推动能源智能化发展、能源物联网终端、平台、技术和标准的同步发展和应用。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也给予了重点支持。例如,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了中国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划,并强调了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重要性,以提升能源领域的物联接入能力。此外,国家还通过发布相关政策,推动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被视为支撑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国家在这些领域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推动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涵盖了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体而言,国内支持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为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相信这些政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物联网行业实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随着大模型在2023年迎来爆发,极大提升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渗透融合和应用迭代速度,场景应用探索取得重要进展。随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链持续完善,智能物联将从智能物联1.0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到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向更为高级的阶段演进。在智能物联2.0时代,行业焦点将转移至如何提升广泛互联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价值,从新基建走向新质生产力。智能物联2.0时代将是传感、通信和计算能力深度打通;在算网等基础设施之上,通过软件动态按需配置网络功能,实现通信、计算、AI、感知、大数据和安全等能力的一体融合;多个功能之间相互协作、资源共享,追求智能控制的自适应性、系统整体的协调性;最终提高综合应用和服务的智能化和价值化水平。随着人工智能、边缘AI、数字孪生、算力设施等关键性技术的发展,未来十年,预计将是AI、IoT、边缘运算深入各行业应用的黄金发展期。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是专注于智慧生活和智慧管理领域的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智能照明为起点进入物联网领域,致力于把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带入家庭和校园,逐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在LED照明产品、控注2:数据引用自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2024年3月26日发布的《中国移动600941)经济2024》制与安防产品、智能家电以及软件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与生态伙伴深度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经营模式: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根据所处行业动态、市场需求开展经营活动。
中央研究院聚焦公司的前瞻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主要以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需求作为核心研发目标,服务于公司的整体战略需求;侧重于对行业内前沿性的技术突破。目前以算法、人工智能、云平台等专项技术的开发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中央研究院通过对未来产品和服务的演变趋势和市场需求做出预估,并针对未来期间潜在的重大技术变更和重要的产品创新等进行预研,为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平台研发主要以公司未来1-2年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而进行的平台化技术研发。在技术平台研发中,公司主要通过电子电路研究、光源开发、结构研究、材料研究、光学研究、软件研发、射频研发等多个维度建设核心技术平台。通过技术平台研发,实现核心技术平台的模块化、标准化开发,利用上述核心技术平台,公司能够在保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能够较好地提前对客户需求作出充分的技术准备,缩短后续产品开发的交付周期。
应用研发主要聚焦客户定制化和细分市场需求而开展的产品和服务研发。在应用研发中,通过对客户具体需求的深入了解,并在技术平台研发形成的核心技术平台的成果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最佳应用开发。在具体应用研发过程中,应用开发部门与工程、供应链等部门及合作伙伴进行有效衔接,有力保障产品开发计划的高效实现,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需”的采购方式,原材料采购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确定,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采取招投标、询比价或成本拆解的方式,与供应商协商确定具体原材料价格。为保障供货及时,公司还会储备部分常用原材料、长周期物料和紧缺的瓶颈物料作为合理安全库存备货。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实际生产中以“按订单生产”和“按销售预估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开展。生产部门负责安排生产,并对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实施动态管理。其中,生产计划部依据客户订单和销售预测情况,综合考虑公司产品库存、设备产能、人员时间安排等因素,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组织人员上线进行生产;品质控制部和工程技术部负责对关键质量控制和工艺控制点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实施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质量监督及品质检验工作。
公司在国内市场主要以自有品牌业务为主,线上和线下渠道相结合。在线上通过天猫、京东旗舰店以直销的方式开展业务。在线下主要采取经销代理制,公司负责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经销商负责实施和售后运维,分工合作。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持续多年高强度投入研发创新,凭借突出的研发设计创新和智能制造优势,获得了国际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的认可,并成为其长期合作伙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积累了大量的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同时,在研发设计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公司已和众多国际知名的渠道厂商和品牌厂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家得宝(TheHomeDepot)、宜家(IKEA)和亚马逊(Amazon)等全球知名企业。公司获得过家得宝、宜家等核心客户颁发的“年度最佳合作伙伴”、“全球最佳供应商奖”、“最佳品质奖”等荣誉。上述企业均为各自领域的“头部企业”,对供应商的筛选严格,公司被选择为其主要的LED照明和物联网产品的供应商,充分说明了客户对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和产品可靠性等方面的认可。此外,公司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设有子公司及常驻海外团队,便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与众多优质客户的长期合作,公司在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为公司未来的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以研发创新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经过多年不断革新与发展,立达信打造了一支对LED照明以及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有着深入理解的专业研发团队。同时,公司持续多年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公司研发创新活动涵盖了光学结构设计、通信技术应用(含无线模组开发)、算法开发、智能硬件开发、软件平台开发等核心环节。在此基础上,公司搭建起成熟、高效的体系化技术创新平台,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等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报告期末已获授权的专利数量达3,924件,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优秀的体系化研发创新能力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公司通过将物联网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套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的智能制造体系,能在较好地满足柔性生产、信息互联、定制服务等需求的同时,拥有突出的规模制造能力。公司在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和智能化改造、信息化生产管理体系等智能制造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基于多年在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积累,公司在贴装、插件、组装、测试、包装、自动物流系统等工艺流程已形成了自主开发部分自动化设备的能力。
秉承“创新引领发展,设计创造价值”的理念,公司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价值。目前,公司建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开发的产品在实用性、功能性和设计美学等方面能够具备较好的均衡性,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公司多款产品连续获得德国国家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奖、美国《INTERIORDESIGN》杂志年度最佳设计奖、法国Muuuz国际设计奖、日本G-MARK设计奖、中国好设计奖等多项国际级设计奖项,显示出公司具备业内较为突出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有力地保障了在未来市场拓展的竞争力。
公司凭借着平台整合优势和国际化产品力与服务力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泰国制造基地已稳定运营,增强了公司对国际复杂贸易形势的应变能力,使公司在国际化道路上保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化布局和市场开拓。美国子公司、日本子公司、德国子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国际业务的本地化服务能力,有利于增加客户黏性,扩大服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强化国际化竞争优势。公司多元化品类经营和国际化产能布局优势将推动公司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提速。
受市场需求疲弱影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1亿元,同比下降11.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减少36.55%。
报告期内,公司照明品类实现营业收入41.22亿元,同比下降18.42%;IoT品类实现营业收入18.62亿元,同比下降11.44%;家电品类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116.87%。
照明行业作为中国的传统行业,行业内的从业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近年行业集中度有小幅提升,但照明行业的竞争依然激烈。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照明企业正在面临其他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的挑战。与此同时,照明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从技术层面看,当前LED照明已成为照明行业的主流技术。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光效、寿命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照明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照明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解决方案,以推动LED照明的普及和应用。照明行业正朝着绿色低碳、智能和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照明行业正积极寻求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智能照明技术通过先进的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的活动和情绪状态,自动调节亮度和色温,营造出舒适、自然的氛围。同时,健康照明也备受关注,旨在通过优化照明设计,减少视觉疲劳,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与审美需求的提升,照明行业正朝着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灯具和照明方案。照明产品以其广阔的应用场景,不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场景应用的丰富,将不断涌现出诸多细分的增长点。
物联网行业作为新兴产业,也展现出一种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特点。从竞争格局来看,物联网行业内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物联网行业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竞争。
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中国政府就高度重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这些政策不仅为物联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还受到技术进步的推动。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不断升级,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技术的创新不仅提升了物联网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也推动了物联网应用的拓展和深化。此外,物联网行业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融合发展,物联网行业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化多样化。
无论是照明行业还是物联网行业,企业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司发展战略是:围绕更高用户及客户价值创造,专注智慧管理和智慧生活领域,建立品牌代工双主业、国内国外双循环,创新物联科技,高效协同内外产业资源,基于长期主义的开放竞合共赢的生态战略。
公司以智能照明为起点进入物联网领域,致力于把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带入家庭和校园,逐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在LED照明产品、控制与安防产品、智能家电以及软件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公司将坚持“品牌代工双主业,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策略,扎实推进各项战略规划落地,为实现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物联科技企业的伟大愿景而努力奋斗。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和形势,最重要的是寻找确定性。这个确定性就是企业的能力,自身的竞争力。为此,2024年公司提出了“苦练内功,聚焦突破”的年度方针。聚焦主业,持续创新,实施以打造细产品线竞争力为核心的大供应链策略,并通过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2024年公司将持续优化并完善全球布局:坚持“国内国外双循环”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同时以自主品牌大力拓展国内市场。调整并优化研发模式、研发中心布局,持续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夯实海外制造基地的各项基础,升级智能制造模式。2024年公司将围绕战略要求,持续优化组织和人才结构,建立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提升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推动文化落地,将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公司管理层将带领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以“开年即决战”的勇气和决心,努力达成全年经营目标。
公司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未来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公司一方面坚持“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策略,布局全球业务,分散单一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不断优化全球布局,在深耕现有业务板块的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积极寻求面向未来的发展机遇。
公司外销业务规模较大,且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汇率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出口产品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采取加强与客户沟通互动、持续推进新产品开发、及时锁定出口价格、持续进行远期锁汇业务等多项措施,尽可能减少汇率波动对公司出口业务、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塑料原料、金属材料,此外还采购相关零配件、委托加工、包材、模具零件和辅材等。由于市场影响,公司的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一方面会受市场供需状况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会受到价格波动影响,进而造成公司采购成本的变化。如果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将使公司的生产成本控制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对部分原材料将采取提前订货、锁定采购价的方式控制采购成本上升,并将不断寻求不同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突然跳水,疫苗龙头大跌近15%,怎么了?新型钠电池曝光,有望替代锂电池,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游戏板块估值已经回归至较低水平 机构关注龙头企业科技落地景气度上升(附概念股)
美国被曝正起草可能切断中国一些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的制裁措施,外交部回应
已有40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37.26万股,占流通A股12.48%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58元。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限售解禁:解禁96.75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19%,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24.54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05%,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4.427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87.76%,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